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大漠生命线》揭密我国首条军管专用线:清绿铁路(2)
来源: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编辑:王旌亚 2021年01月30日 19:18

  铁路建成后,铁十师的2000多名官兵与原中国人民志愿军军事交通部的部分人员,组建了“0029部队铁路管理处”,后来更名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铁路管理处。铁十师大部队则前往雪域高原担负青藏铁路的建设。在担负青藏铁路建设期间,铁十师还秘密承担了通往青海金银滩原子城的专用铁路以及北京航天大院的施工建设任务。特别巧合的是:1992年,中央正式批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为了确保此项目的顺利开展,清绿铁路的大修提上议事日程,后来,已经兵改工脱下军装的铁道兵十师、今天的中铁二十局中标承建了清绿铁路的大修改造工程。

  在西北这片茫茫的大漠深处,永远都有我们二十局的根,有我们二十局的魂,这里永远记载着我们为祖国航天事业做出的永载史册的贡献。 

  两个队奉命奔云贵  想战友终生梦不断

  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形势空前复杂严峻。败退到台湾岛上的国民党企图反攻大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也忘我之心不死。朝鲜战争结束后,为早日解放台湾,从1954年9月25日起,铁道兵司令员王震亲自挂帅,率十万大军抢修黎湛铁路和鹰厦铁路,1955年4月11日,铁十师奉命从黎湛铁路转战鹰厦铁路。师部驻防福建顺昌。

新安江水电站专用线

  据张闽撰写的《历史解密  铁道兵部队配属的劳改管教大队》一文记载,为了国防需要和加快抢建鹰厦铁路,经中央批准,从1955年5月起,公安部从上海、江苏、福建三地调集了30831名犯人,配属到铁道兵部队,参加鹰厦铁路建设。

  当时组建的6个劳改管教大队,分别配属于铁道兵的三个师。1957年初,铁十师从福建鹰厦铁路南福支线,移防到浙江参加修建新安江水电站专用线铁路建设。这期间,配属铁道兵部队的劳改管教大队经过整编,由原来的6个劳改管教大队改编为3个劳改管教支队。第三劳改管教支队配属铁道兵十师。第三劳改管教支队下面有三个劳改管教大队,分别是第七、第八和第九劳改管教大队。管教大队的管理人员由公安劳改部门的管教干部和铁道兵部队的部分人员组成。张闽的父亲张同进,是跟随老部队铁十师从胶东走出来的老兵,原来是铁十师四十八团司令部的一名营职干部,1956年获得过“独立自由奖章和解放奖章”,1957年初,奉命到配属铁十师的“劳改队”帮助工作之后,被任命为“第七劳改管教大队”教导员。从此,张同进及和他一起到“劳改队”工作的战友们的人生道路被彻底改变。

  铁十师接到秘密修建清绿铁路的命令后,由于这三个管教大队的人员成份不符合保密规定和保密要求,不能随同大部队一起参加清绿铁路建设。大部队离开浙江后,第七和第八劳动管教大队被分配到云贵高原参加贵昆铁路建设。其中,七大队驻地云南宣威,八大队驻地贵州咸宁。第九大队则去了东北。从此,这些人和铁十师彻底失去了联系。这些老兵大都是当年随老部队从胶东走出来的,几十年里,他们一直在寻找自己的老部队,很多人做梦都在寻找自己的战友,但始终没有音讯和下落。

铁二代张闽

  张闽是她父亲随铁十师修建鹰厦铁路时出生在福建,所以取名张闽。父亲来到云南修建贵昆铁路之后,母亲带着她和妹妹也来到云南。长大后,在云南参加了工作,是云南监狱系统的一名工作人员。

  1998年7月,张闽参加云南省档案干部教育培训中心举办的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的学习,学习期间,培训班要求每名学员要撰写一篇档案学术论文。为了能够把论文写好,张闽回到单位去查找参考资料,在这些资料里,张闽发现了重要线索,即:劳改单位参加修建“贵昆铁路”的情况,更关键的是,这一段历史没有被云南劳改机关写进历史,这段历史恰好是当年铁十师所属的劳教大队来到云南后的情况。

  1962年,根据公安部和铁道兵部指示,分别在云南、湖南、贵州、山西、辽宁、四川、安徽、黑龙江、山东省境内的“劳改队”移交给地方公安机关劳改部门管理。张闽的父亲所在的第七劳动改造管教大队进入云南后,于1963年3月移交给云南省公安厅劳改局管理,移交前单位名称是:第七劳动改造管教大队,移交后单位名称改为:云南省第82劳动改造管教队,对外名称:云南省地方国营筑路大队,这个筑路大队,正是修建鹰厦铁路的“劳改队”的一部分,也是最后一个移交劳改部门管理的“管教大队”。

  进入云南后,“第七劳改管教大队”担负贵昆铁路最艰险的路段——背开柱展线S形铁路线的施工建设,其“桥上有桥”“洞上有洞”“桥隧相连”“空中走廊”“盘山螺旋大隧道”等特点,被称为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目前,背开柱展线S形铁路正在申报国家工业遗产认定和铁路遗址公园立项)。

背开柱展线平面图

  1959年5月,“第七劳改管教大队”管教干部姚贻宝带领犯人在隧道施工中,因隧道塌方牺牲。张同进以教导员身份,代表组织给姚贻宝烈士的母亲金坦大娘写了一封长长的亲笔信。 

毛泽东主席为姚贻宝烈士签发的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

  历史是有生命的,时间是有温度的。

  张闽童年时曾在贵昆铁路工地度过了5年时间,她永远都记得姚贻宝叔叔英俊的模样,更让她终生难忘的是:她的妹妹在工地病了,因工地医疗条件差,又没有车辆及时送医救治而永远离开了,这成为张闽幼小心灵永远不能愈合的伤痛。

姚贻宝烈士遗像

  2006年,张闽在同事的帮助下,回到了她童年时代最难忘的乌蒙山区。当地民政部门带她到烈士陵园找到了姚贻宝烈士的墓地,通过墓碑上的地址,她与福建姚贻宝烈士的家人取得了联系。几十年来,姚贻宝烈士的姐姐始终把弟弟的遗物一样不差的保存着。和张闽联系上了以后,她把单位写给她们的信以及烈士的照片等遗物拍照片发给了张闽。看到烈士的姐姐发来的照片中烈士的遗物,特别是看到当年自己的父亲写的亲笔信,张闽万分感慨。 

在鹰厦铁路工地(后排左五为姚贻宝) 

  为纪念那个伟大的时代,为纪念那些普通的平凡人,我将烈士的姐姐保存的这封来之不易的信原文附后: 

  金坦大娘:

  自姚贻宝同志牺牲后,我们大队领导及全体同志也和您们一样,是十分悲痛和难过的。事情发生后,我们在万分悲痛之际,请示上级机关迅速通知当地政府转告贻宝家中,大队未有直接写信给您。现特来信将贻宝同志参加工作后的情况和发生事故情形及埋葬等问题向金坦大娘谈一谈。

  贻宝同志是您的好儿子,也是党和人民的好儿子,同时,也是我们的好同志。贻宝同志从五五年参加工作以来,就在我们单位工作。也可以说从出校后,在这里长大的,一切表现我们是熟悉的。由于在家中在金坦大娘和学校老师的培养教育,参加工作后又在上级党的多年培养教育,同志们的互相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在政治觉悟上有很大提高。明确了为谁工作,为谁服务,因此在祖国铁路建设中作出了不少成绩。曾和同志们一道参加鹰厦铁路、南福铁路、兰铜铁路、内昆铁路(贵昆铁路)的建设事业。以上三条铁路通车后,对国家经济建设,巩固国防,人民生活起了很大作用。前几条铁路,他都是和我们一道看到第一列火车在新建铁路上通过,看到铁路两旁千万人的笑脸迎接通车。这次到云贵高原来修内昆铁路,在还没有完成任务以前,贻宝同志就和我们永别了。在这次任务中,他仍然和过去一样,我们担任的任务虽然是大批的隧道和桥,任务艰巨复杂,石质不好,但是贻宝同志和其他同志一样,不怕困难,坚决要完成担负的艰巨任务,经常深入现场指挥施工。他不但工作学习积极,就是与同志们团结方面也是很好的,因此,他参加工作后不久就光荣的入了党,并几次立过功。他虽是一个青年,但对国家建设和为了人民的幸福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