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旅港傣族作家禾素的“滇港记”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洪沂 2021年03月08日 09:37

  中新社昆明3月7日电 题:旅港傣族作家禾素的“滇港记”

  作者 韩帅南

  三月,春回大地。旅港26年的女作家禾素身着傣族传统服饰,回到家乡云南分享自己的新书《春天里的人们》。“书中讲述了13位女性在香港的奋斗经历,她们通过各自的努力拉近了内地与香港的距离。”

  禾素本人也是这本长篇报告文学中13位主人公之一。禾素在毗邻中缅边境的云南芒市一座傣寨中长大,儿时的她常穿着缅甸传来的英式时装。在她眼中,家乡是一座多元文化碰撞的魅力边城。长大后,能歌善舞的她先后供职于德宏州傣剧团和政府接待处。

  1994年,禾素随丈夫移居香港。回忆初到时,她被这座中西合璧的城市所震撼。“彼时的香港已进入‘大时代’——高楼鳞次栉比,地铁四通八达,海浪声、车船声、粤语叫卖声、英文交谈声汇聚入耳,人们穿着时尚,行走如风。”

  初来乍到,陌生的环境没少让禾素碰壁。“好在香港的包容性很强,我粤语不好,但很多地方还是给我工作机会。我曾在机场旁一家很繁忙的餐厅做收银员,经常因分不清面值小到毫的港币而手忙脚乱,但老板还是愿意给我时间适应。”

  禾素开过餐厅、做过文员、义工……在周围人的帮助下,她渐渐融入香港社会。但丈夫的背叛一度将她击垮。2004年,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的禾素不得不向香港社工寻求帮助。“那位社工很温和,一直安慰我,还帮我们向香港社会福利署申请住房和生活费。在她的鼓励下,我重新振作。”

  受过良好教育的禾素逐渐在教育和文学领域有所突破。“我教香港学生朗诵,也开始写作。”随着工作的顺利展开,禾素的生活重新走上正轨。

  一次偶然的机会,禾素在香港“嗅”到了家乡的味道。旺角花墟是香港鲜花集散地,禾素在这里看到大批来自云南的玫瑰、百合、康乃馨等鲜花。“对家乡的思念在那一刻爆发,我甚至想把印着‘云南斗南’的纸箱抱回家。”

  此后,禾素开始在香港寻找“云南印记”。“留心后才发现,原来云南的蔬菜、茶叶、猪肉在香港很常见,还有云南旅游的宣传画册。”

  禾素搜索资料得知,滇港合作历史悠久,自1984年以来双方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云南供港优质农产品数量逐年上升,香港企业在云南投资、助力脱贫攻坚。滇港两地文化交流亦从未间断。

  禾素开始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力量促进两地交流。她在网络上开设专栏撰写《香港记》,吸引了众多内地粉丝。“香港处处显示出她独特的魅力。”马路冲锋队队长、香港餐厅正义之士、九龙菜市商贩……禾素笔下还原了一个充满烟火气的香港,每一个日常小人物都有独特的光彩。

  除了香港,禾素也着手描绘自己的家乡。2015年12月,禾素在香港中环大会堂演奏厅,用现场乐器伴奏的方式朗诵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向香港受众介绍家乡的故事,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思考。半年后,她又将这场作品演绎会带到云南芒市。两场演出均在当地引起较大反响。

  20多年过去,禾素深切感受到香港的变化。最显著的感受是许多香港年轻人开始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我的许多香港朋友会让孩子跟我学习朗诵和普通话,希望他们长大后能到内地看一看。一位朋友的孩子爱上了上海,已经在那工作定居了。”

  “我眼里的香港是如此安宁美好,家乡云南也是我一生的牵绊。”禾素说,她愿做一条纽带,继续促进滇港两地交流。(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