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跑好普洱茶复兴路上的接力赛
来源:云南网 编辑:王旌亚 2023年04月10日 16:08

普洱万亩茶山。李维俊 摄

  30年前的4月4日,即1993年4月4日,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和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简称“一节两会”)在思茅(现普洱市)举行。

  回望云南省普洱茶产业高速发展的30年,“一节两会”的举办可以说是普洱茶复兴路上的一个里程碑。时任思茅地委书记、活动组委会主任李师程在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开幕式上讲了一段极具前瞻性的话:“这次会议的召开,让闻名中外的普洱茶从零散的简略记述,进入到系统性、科学性的学术研究阶段,这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飞跃和升华,将在中国茶史和世界茶史上写下崭新的一页,并将对思茅的经济发展及对普洱茶文化、中华茶文化和世界茶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普洱市温泉村村民采茶。陈飞 摄

  业内人士有一个共识,普洱茶的复兴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云南省委、省政府对茶产业的高度重视和重点培育。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初,省委、省政府明确把烟、茶、糖作为云南富民、富县的特色支柱产业予以打造,省里打破体制机制的掣肘,以“三结合一体化”的改革路子大力推进。当时,思茅地区就被列为云南茶产业布局的核心区域。

  为落实好茶产业振兴这一重要部署,思茅走的第一步棋就是抓牛洛河、板山、营盘山等50万亩茶山基地建设。然而,当时思茅茶产业结构单一,绝大部分只是生产青毛茶,少量生产出口红茶,茶叶价格在全国都处于较低水平,出现了增量不增收的尴尬局面。

采摘茶叶。供图

  如何破局,思茅的第二步棋就更为关键。

  通过与海内外专家座谈和大量市场调研发现,传统普洱茶在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以及在海外华人圈中流行较广,我国沿海地区也开始兴起喝普洱茶。普洱茶的价格可以卖到青毛茶的好几倍。作为普洱茶主产区的思茅看到了新的希望。

  许多年来,多重历史原因让普洱茶沉寂了。但近百年来,香港茶商却没有间断过对普洱茶的销售和传承。

  历史的机遇在这里交汇,同时也考验着时代迎接者的胆识和判断力。

一饼饼茶叶透出浓郁的香味。 陈飞 摄

  时任思茅的领导干部与有心复兴普洱茶的行家、海内外茶叶专家经过反复研讨,排除各种阻力,在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大胆拍板,提出并举办了这场对普洱茶复兴至关重要的“一节两会”。

  当时,从昆明到思茅要坐两天的车,整个思茅只有两部能打国际电话的机子,地区宾馆马桶都是临时到昆明购买临时安装上的。并且要协调7个国家和地区专家到思茅开会,许多事情都是第一次尝试。与会者的一句玩笑话:“你们思茅人在无量山和哀牢山上胆子真大。”道出了“一节两会”举办的胆量与不易。

  有一件如今司空见惯的事,让所有参会者印象深刻。

  研讨会上,一位台湾专家讲到存放几十年的普洱茶能喝,且别有一番滋味。当时台下听众都很诧异,还小声议论起来。这位台湾专家请服务员拿来开水和茶杯,现场冲泡陈茶喝起来。还让与会者也试喝一下。胆大一点的参会者,上前端起杯子轻轻抿了一小口。

  “感觉怎么样?”

  “倒没有什么怪味,感觉滑滑的,心里有点毛。”

  这个对话引得台下人大笑起来。

一饼饼茶叶透出浓郁的香味。杨峥 摄

  作为时任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县长,我就是这个第一次喝古董茶的人。

  会议还达成了一个共识,也是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专家在会上提供了大量证据材料,以镇沅千家寨发现2700年野生古树茶林和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考古发现3540万年前茶叶化石为依据,提出世界茶源是中国云南的思茅,而不是印度。在这些比较充分的材料面前,到会专家进一步认同世界茶源在思茅的说法。

  古树茶保护国际研讨会召开后,原来一些地方把古树茶林当作低产茶园改造的情况立即停止了。进一步寻找野生古树茶林成为新的工作重点。

  经过多年系统深入的研究,专家和制茶者发现,普洱茶的制作原料最合适的是大叶种茶,其成份特殊,且适宜生长在北回归线附近。这一区域低纬度高海拔,早晚温差大。普洱茶比其它茶叶更适宜长期储存,茶树能有几百年上千年成活,正是因为大叶种茶品种及它所在的环境决定的。普洱茶越陈越香,古树茶几百上千年的树龄所独有的特质,是普洱茶品质优异的根本所在。再加上时光给茶的馈赠,后期发酵(自然陈化)是普洱茶制程的最重要的一环,让普洱茶内在品质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形成了其独有的丰富性和特殊性。

普洱市景迈茶山保存有众多古茶树。 陈飞 摄

  如今,普洱茶的发展分化出三条线路,即以转化为主要内容的年份茶,以年轮为基础的古树茶,和以横拼竖拼奇妙组合为特点的拼配茶,但都离不开时光转化这段特别的旅程。

  这些丰富品类的产生,是建立在对普洱茶深入研究之上的。思茅还把普洱茶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一个特殊课题进行研究,先后发掘了布朗、拉祜,哈尼、傣、佤、彝、基诺、德昂、白等多个民族在种茶、制茶、藏茶、泡茶、饮茶等方面的习俗,从更深层次,更丰富的纬度挖掘普洱茶的内涵和外延。之后又利用股份合作制思路整合思茅市茶叶资源,组建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云南龙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台湾天福集团合作,引进茶系列产品生产理念,培育茶馆文化;引进传统普洱茶制作骨干,加大对传统普洱茶制作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多管齐下,培育普洱茶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普洱市那柯里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 杨峥 摄

  2005年,云南省率先成立省级茶文化研究机构——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李师程担任会长并组织专家编写了《云茶大典》,把古往今来的云南茶叶进行了第一次系统梳理;规划推动茶马第一古镇易武镇的保护和开发;规划推动昆明民族茶文化大观园建设。

  进入新时代,云南茶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把茶与民生结合、茶业推动乡村振兴作为重点。李师程说,新时代茶业振兴要与时俱进,要做到“五化”,即原料规模化、生产体系化、管理数字化、技术智能化、质量标准化。

普洱茶以其独有的风格和品质享誉世界。葛昶 摄

  普洱茶的复兴,接力跑还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产业振兴之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作者: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会长 陶国相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