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大理州推进绿美城市建设——步步见绿增光彩 人人乐享好生活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洪沂 2023年09月11日 09:36

市民和游客在洱海生态廊道骑行、游览。

  秋日的午后,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生态廊道碧空澄澈、山清水秀,景致宜人。市民和游客在此尽情享受绿意和阳光,感受闲适慢生活。

  “走在廊道上,吹着凉爽的风,看着清澈的湖水与盛开的海菜花,觉得世间所有的美都凝结在此,身心非常舒畅。”来自河南信阳的游客李海燕在洱海边漫步,时不时举起相机,对准山水美景按下快门。“大理山好水好,随手一拍就是美景。”李海燕说。

  观苍山云起云涌,览洱海碧波荡漾,看水天一色、人在画中……一条生态廊道,挽起绿美洱海,串联起大理州城市绿道建设、生态修复、水体治理、城市更新等工作,在提升城市“颜值”与“气质”的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休闲游憩的绿色开放空间。

  近年来,大理州以“增绿提质”为主线,围绕“绿美、宜居、特色、韧性”的目标,加快推进绿美城市建设,因地制宜扩大城市绿色空间、扩展城市绿地规模、优化城市公园布局结构,持续提升城市的内涵品质和区域影响力,切实提高市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转角见绿,移步入园。散落于大理州各个城市角落的公园,既提升了城市形象,也让城市变得更宜居。结合各县(市)的自然山水脉络和风貌格局,大理州按照300米见绿地、500米见公园的目标,科学谋划布局选址,着力构建“自然公园—郊野公园—综合公园—节点公园—口袋公园”五级公园体系,打造了一批生态良好、景观优美、功能完善的特色城市公园、“小游园”和“口袋公园”,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在南涧彝族自治县,一个个“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的生态公园、湿地公园、“口袋公园”与城市绿网、水网、路网相连相通,有效破解了城市绿化用地不足、城市边角空地改造难触及、大规模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为市民提供了高品质的绿色生活空间。在弥渡县,曾经的老城区死角、废弃的农机修造厂经过改造,摇身一变成为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公园,当地还精心修建了休憩凉亭、风雨长廊,新增了健身器材和步道,为广大居民营造绿色、优美、文明、和谐的游园环境。在剑川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城市绿心”“口袋公园”成为修复古城生态、展示历史文化、提供休闲服务的绿色公共文化空间,有力推动绿美城市建设与文化保护传承融合发展。

  与此同时,大理州还结合城市更新和道路改造,按照“绿道+”模式,加快推进城市“绿道网”建设,并通过串联智慧绿地、节约绿地、健康绿地、小微绿地等,打通公园绿地间的“微循环”,进一步满足居民的休闲、游憩、交流、健身等需求,提升社区、街区的品质及活力。

  在洱海生态廊道,“绿道+”模式将洱海月湿地公园、海舌生态公园等众多绿色空间与传统村落、田园美景连接在一起,将绿道编织成绿网。来到这里的人们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迷人的苍洱风光,还可以开展丰富的户外休闲娱乐活动。如今,洱海生态廊道已成为大理的城市名片,实现了从“廊道生态”到“廊道经济”的转化。自2020年9月洱海生态廊道建成投用以来,进入洱海生态廊道的居民和游客已超过1800万人次。

  从植绿到增彩,从增点到扩面,从“共享”到“乐享”……随着大理州绿美城市建设的加速推进,一座座绿色公园逐渐融入市民生活圈,一条条“绿色动脉”串联起城市绿色生态空间,“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也成为居民生活的日常。截至目前,大理州12个县(市)已有1个国家园林城市、2个国家园林县城、8个省级园林县城。全州累计建成各类公园208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39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9.28%。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